close

荔枝洞石,屬高山系。鄰近的坑種是"雞母窩"與"太極頭"。本人所撰的經典石種都是實戰性質的,就不像書上只作資料性的介紹與描述,現在就直接來看特徵與比較(照片大多是f5864在奇摩拍賣時期的交流品,部分是移到無名部落格的交流品、極少數是其他'網路照片。我最近看奇摩拍賣許多標價9999999的普洱茶辨真假教學帖,以前我們貼這種教學帖,會被奇摩停權,這是那一陣子奇摩拍賣經營有問題所致,反而現在又可以了。而我們的性質交流與推廣在先,教學帖勢必有的,我大概拍賣一週就有一週在被停權中,無法繼續在動不動就給停權的雅虎繼續推廣)。

荔枝石的辨識在壽山中算是最簡單的,與芙蓉一樣,是一眼看即可認知的,本文假設讀者是第一次接觸壽山石開始,那麼帶色荔枝的辨識必須先從"白荔枝的辨識"著手:(以後有時間我再補寫)

而所有的荔枝,那一眼看即可確認的能力,我想了想其實來自於兩點:

一、質感
二、荔枝紋(一種只有荔枝會出現的蘿蔔斯紋理)

所謂質感,那又得建立在玩家對所有壽山石的經驗,所以也是不可能讓你從連壽山石都沒見過,就學會辨識荔枝的。雖然,我們還是解釋一下荔枝的第一特徵:荔枝通常較結,試刀的感覺也比較硬,一般來說高山鬆軟,從光澤、質感就可以比較出來:

高山的質地比較鬆,光澤也不銳利:

上面高山桃花凍的作者王雪川,福州工藝學校校長,筆者前面那位(第二排又數第一位):


此高山石第一眼看類似荔枝,但鬆軟而變黃,是高山的特性:


再看一次高山:



而荔枝是比較堅、結的,質感不一樣:






二,荔枝有一種典型的"荔枝紋",類似一種平行條文狀的細絲、間有捲曲的短絲:




要注意這一類荔枝紋較長,但不能太長、太平行、且太固體太絲太明顯太實體性、又雜亂。像下面是太極頭的"牛毛紋",初學者很容易誤會,但看太極教暗的色彩、較鬆軟的質地也是區別很大的:









上面的新性太極頭印鈕的作者是仲達,照片中左數第一位:




這種荔枝紋很好認,有的比較粗。下面是一件過去本賣場交流的書載精品,無黑珍、且超級大:





那種荔枝紋再變化成稍不平行的,但仍是典型:




另一種最常見、最典型的是這樣的,透度較差,但通常比較白,有種滑亮的質感,是其他高山石所無的。各味請看印身部分,鈕部又偏高山性了。印身的紋理也是荔枝紋,荔枝中最多這樣的:





當然最常見的,等級就是最普通了,如果還比這樣更差,那真的是很差的荔枝了。至於大陸的炒作標準,是以"無黑針"=無黑點作為標準的,這可以說頭殼壞去也好,說人為的炒作標準也對,總之無黑真是高價的標準,其次是冰糖地、其次是透度、其次是色白、再其次是絲的整齊度、粗細。後面這幾項從質感與外觀作為本質標準的,則是台灣以前就是如此了,目前這種評價等級的標準不變,只是高不高價第一標準還是黑針。

回頭來說荔枝紋,雖說是荔枝的特徵,但大約有1/3是沒有或不明顯的,必須看很多有荔枝紋的,然後從這些確定的局部、關聯到其他沒有明顯荔枝紋的。例如楊明這人物鈕後面還是很典型的荔枝紋(通常這樣白紋就不那麼清楚):




然後就可以慢慢延申,知道這種幾乎看不到絲的也是荔枝:





然後根據最典型的荔枝紋那些經驗,就知道還有一種荔枝紋比較不平行、常出現捲曲短絲的也是荔枝,但這種荔枝出現的條件通常都是比較透這一類的:




然後再延伸出去,知道這種絲已經很不明顯的也是荔枝:


所以這樣就呈現荔枝四種趨勢,一般的比較不透明,但色也會比較白,荔枝紋平行且較長,且不同於太極頭。其二是較冰糖地的,通常更白且荔枝紋較隱密。其三是超級白的,但通常較沒很透、甚至幾乎都不透,且通常沒甚麼絲。其四是超級透的,通常沒那麼白,絲紋較少,但明顯,捲曲多。

看帶色荔枝的基礎是白荔枝的辨識能力,會看白荔枝,再看幾種帶色荔枝就很容易了,因為基礎已經有了。至於帶色的荔枝以"黃白"最多、其次"黃紅白"三色,而以紅色最少。所以帶色的荔枝,只有紅黃二色。

荔枝的紅有個大原則,即是通常不透,且是整片的,可以說不會出現點狀。紅點狀是例外中的特例:
















帶色的荔枝看起來很特別,整枝透的,常常紅黃不透,像是黏上去的。
















(~~待續)
上篇:http://www.wretch.cc/blog/f5864/12686288
中篇:http://www.wretch.cc/blog/f5864/12686289
下篇:http://www.wretch.cc/blog/f5864/126862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