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http://www.cguardian.com/Portals/0/pdf/2012/2012%E5%B9%B4%E7%AC%AC5%E6%9C%9F/%E5%8F%AF%E7%9F%B3%E6%80%A1%E6%83%85%E9%9B%85%E4%B8%8E%E9%9F%B5%E2%80%94%E4%B9%9F%E8%B0%88%E8%B0%88%E5%AF%BF%E5%B1%B1%E7%9F%B3%E5%93%81%E8%B5%8F.pdf 

或由嘉德網站"嘉德通訊"目錄點進:http://www.cguardian.com/tabid/165/InfoID/1422/frtid/192/Default.aspx

上一篇是姚仲達的文章,也不錯:http://www.cguardian.com/Portals/0/pdf/2012/2012%E5%B9%B4%E7%AC%AC5%E6%9C%9F/%E8%AE%BA%E9%92%AE%E9%9B%95%E7%9A%84%E6%8A%80%E8%BF%9B%E4%BA%8E%E9%81%93.pdf










可石怡情雅與韻  ───也談談壽山石品賞



蔡宗衛
收藏,可以遠塵忘俗,在小天地中悠遊賞心,自得真意,故可以美化生活、怡悅人生。俗話說“閒情雅致”,正說了美化生活,就是一種「雅」的文化。清‧陳亮伯雲:“馬之似鹿者,貴也。真鹿則不貴。印石之似玉者,佳也。真玉則不佳矣。”有趣的辨證了文人「貴石賤玉」的人格與形象,文人愛石自然並非因為邏輯辯證得出的結論,重點還是在於追尋「雅」的人生意象與自我。

不啻於怡情而「雅」,壽山石鑒藏眼力、品鑒工藝的高低也須依據於「雅」。然而,如何標準才算是「雅」?

「雅」在中國藝術歷史上就引發討論、藝術家們各有見解、各自定論‧沈周評宋人畫說:“宋人格法極古,但拘拘設色,未免失雅”,清•鄒一桂《小山畫譜》卻雲:“畫固有濃脂豔粉而不傷於雅,而淡墨數筆亦無解於俗者。清代畫家石濤另辟戰場,他認為泥于古人作畫就是「俗」、能畫自己就是「雅」,這乍看頗費解,是因為石濤早年為僧,引入佛經「遠俗」、「去執」哲學的思維,心有掛礙、有執,則是法障、無法證空,所以心有古法、有執於門派習氣的畫家作不了好畫,於是在石濤眼中“泥古不化”為最俗。

雅,是帶有藝術性或帶有深度文化的感受。在壽山石雕的品賞中,「雅」的感性內涵必定須從文化內涵與藝術性探討。

王乃傑的作品《石榴》,是一件以寫實為取向的雕作,在刀工上呈現出較繁複、講究細節的作品,石榴的枝與葉都經過仔細雕刻,木質粗硬而果實滑嫩,帶給觀者逼真的質感,石榴形象精緻,維妙維肖,頗能為文房增添雅感:


王乃傑《石榴》雕件 高山

 

周寶庭《母子鹿》鈕章 ,母鹿與小鹿形象十分可人,在視覺上並不為了寫實而細膩刻劃、務在栩栩如生,雖非精雕細琢卻形象鮮明,有著古樸的雅味。可見雅的感受不因寫意而美、也不因寫實即失;更無關雕工則簡樸與精細:


周寶庭《母子鹿》鈕章 高山


雅韻不在於風格、也非題材與內容等單一條件可以決定,這種感受是來自於刀工所表現的形象內涵、味道。循此條理,品賞壽山石雕工藝的高下勢必在於形象的內韻、而不在形體本身的雕法。形象的神韻鮮活、韻味呈現即是內涵,也是品賞壽山石雕藝術性高低之具體依據。

壽山石印章中,瑞獸為鈕,造型神怪古奇,各有獨特的風采,使觀者的想像力馳聘於神話性中。值得一提的是,古獸鈕章皆非自然現實之物,全憑壽山石藝師對文物的觀摩與想像之再創造力,其內涵的藝術性卻必須建立在形象的鮮活之中,也即說古獸不僅具有造型美,還須有生命力,使人感受到它的肌骨質感、力道與個性。例如周寶庭《滾獅》:


周寶庭《滾獅》   高山



壽山石動物鈕絕多數並非寫實複刻,而是寫人對於此對象物的觀察、生命氣質的感受,再回過頭於石雕中呈現物件的生命力與神韻。這個過程顯然是一種「創作」。此時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臨摹寫實,忠實並仔細的把動物的外形,一分不減地照搬到壽山石材質上,只要做到逼真,就能讓作品自己呈現出該動物的感覺,這即王國維所說的「寫境」。另一種方式是作者把握動物部分、或整體的氣質、味道、感受,然後創造形象去表現這種“人內心裡的印象”,嚴格來說是摹寫內心裡的抽象,而不是真實世界裡的物件,也即王國維所說的「造境」。當然多數稱不上好鈕、不具藝術性的壽山石印鈕就缺乏寫物的生命力,因此感受不出寫物的神韻,也就感覺不出美。

廖德良《馬》,在觀賞中觀者不會認為這不是馬,仔細尋味其實壽山石雕的馬鈕與現實中真實的馬是兩回事,可以說印鈕上的馬並不真實,但作品中呈現馬“挺然“的美感,肌肉裡能包覆骨感,具有馬的形象。


廖德良《馬》 芙蓉

壽山石雕基本上以“寫意”為主。其性質還可以這樣比喻,葛優飾演了張藝謀電影《活著》中的故事主人翁,葛優不是葛優,他必須表現出故事主人翁的種種性格、情感,以至於我們觀賞這部電影時,葛優即是故事中的主人翁。換言之,在一部小說或電影創作中,筆者或演員刻劃著人物的性格、情感、內心世界時,演員這如同壽山石雕的形體,必須能夠能呈現物件主題的“內韻”,事實上演員本人並非主角、而是扮演了主角,正如同壽山石雕馬鈕之馬非馬,故能詮釋馬。

因此,形象的重新詮釋能力、創造力,使之呈現無法言喻、不可形容的形象的內涵,是壽山石雕藝術性最基本的核心。

壽山石雕內涵即式雕刻主體形象所呈現的「神韻」。在過去中國藝術文化裡,神韻說的產生有其歷史淵源。「神韻」一詞,早在南齊謝赫《古畫品錄》。謝赫評顧駿之的畫說:“神韻氣力,不逮前賢,精微謹細,有過往哲。”又說:“氣韻,生動是也” 。這裡指出「神韻」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生動」。唐‧司空圖在文學理論上提出“韻外之致”。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論畫六法》中說“至於鬼神人物,有生動之狀,須神韻而後全”也持有相同看法。神與形在形象藝術中的關係不揭自昭,因此品賞壽山石雕的高下,首先是神韻的生動,在人物圓雕作品中,以臉部神韻作為重要。

形象的生動,或以「活」來形容,都是指形象的鮮明、生命質感。王祖光《呂洞賓》題材為民俗文化中道教人物“八仙”之一,臉部刻劃出神,觀者無法言喻是喜是怒,是哀是樂,說是沉靜肅穆、仙風道骨的韻味,總不如作品形象來得清楚,而無論如何的臉部神情神韻,生動是作品的表現力,是刀工技藝的高低:


王祖光《呂洞賓》 荔枝凍

可以說「生動」是神韻量化的表現、那「韻味」是神韻的內容,就是一般收藏鑒賞家所說的「味道」,也即「韻味」。

韻味之說,不待石雕等形象藝術。明代袁枚論詩,以情為詩的基楚,力倡“情趣需真、文辭尚巧、韻味宜長,兼重神韻而不拘格律”,就使用了「韻味」這個詞。而鐘嶸《詩品序》中所提出的詩應有“滋味”;司空圖所宣導的“味外之旨”、味在“鹹酸之外”。指的就是美的形象所具的“韻味”。年輕工藝師石瑞所作的《尚均夔龍鈕》,就很有味道。這種由雕刻實體呈現出的韻味,加上壽山石瑰麗的材料特質,往往亮麗出色,每件作品各有韻致:


石瑞《尚均夔龍鈕》 芙蓉

神韻並非形體本身,專注於形體本身,則作品無韻味,必須先求神韻再從形體本身去刻劃。現代壽山石工藝就常常有這樣的問題,多數古獸,血盆大口,身軀魁梧,誇張變形、甚至肌肉扭曲,擠壓成瘤,而意謂著威凜,只是在形體上表現,而神韻無味之至。或有仙佛人物歷史題材,雕繪人物時,強調動作、誇張臉部表情,例如李白醉酒之「醉」,是如何的「醉」的感覺?如何生動起來?是人類細微的情感,故須在細微處刻劃,而不是趴著睡覺了事。這類誤以為動作姿態就是內涵,都是把上述諸如「威凜」、「醉」當作「概念」來理解,而不是當作「感覺」來把握,因而只作了描述、並非創作,這類壽山石雕就充滿了「俗」味。

然而神韻又只能在雕刻形體本身來談,因為兩者在刀工上是同一回事。今人錢鐘書說:“曰「氣」曰「神」,所以示別於形體。曰「韻」所以示別於聲響。「神」寓體中,非同形體之顯實,「韻」嫋聲外,非同聲響之亮澈,然而神必托體方見,韻必隨聲得聆,非一亦非異,不即而不離。”就指出神韻與形體是相區別的,但神韻須依託在形體上表現,兩者不即不離,合為一體。以我的理解,形體固然是客觀的物理存在,而神韻是人的感官與思維對於視覺的解讀與反應,即大腦對視覺資料的處理,正如同我們觀看著大自然中的日出、黃昏、高山、汪洋,除了視覺本身,還有伴隨著某種感覺,這些視覺印象,代表著人對於客觀物理實體,有著轉換作「美」的感受機能,是天生有之的。

可以這樣說,古獸形體是視覺中的客體,大腦將視覺印象與感受轉換成「心象」,感官處理前半段(客體影像)、感受再把前半段轉換成後半段(視覺心象),後半段這種將感性“加工”的內容,並不存在於前半段之客體身上,因此產生了“弦外之音”、“韻外之至”。

壽山石以潔淨如玉、柔而易攻,以之為印篆、或雕刻美術,皆能有獨特的藝術效果。因此壽山石雕可以自成體系、自成風格,有自己獨特的工法、工具、以及獨到的藝術形象,相同的題材,在木雕、玉雕、銅雕、牙雕等其他雕塑類藝術相比,壽山石雕有明顯的風格、有自己的味道,在細部也能夠處理得細微,因此往往略能勝出。有些技法也只屬於壽山石雕特有的形式,特別是薄意的成就。

據筆者的觀察,由屬於壽山石特有的韻味,有圓刀、尖刀、文人味三種,前二者又可以概括為「刀味」,是壽山石獨有的味道或藝術形象。工具的美學效果是中國藝術的一大特質,如果石雕作品利用刮刀一再精修抹飾,線條往往孱弱,有必要強調壽山石既是一種刀筆美術,那它就必須有「刀味」或金石味。後者講的是「人味」,雕刻家將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味道,化作刀筆,作品就能看出作者的感情、意念,石雕形象也就不是冰冷的完美模具,毫無人味。

「圓刀」韻味是壽山石雕極為突出的特點,也是極為出色的藝術表現,在圓雕與把件上能造成線條的圓潤,在薄意上能產生清卿那種圓轉靈動的構圖輪廓,可惜至今幾乎失傳。前文提到的周寶庭《滾獅》臉部的輪廓、背上的髮絲、四足之爪,刻畫細膩,但線條圓渾,沒有尖銳的僵直感,輪廓依舊是俐落清晰的。下圖周寶庭《母子鹿》,線條靈活不呆滯,圓潤而呈現出一種玲瓏精巧感,鹿首神韻清凝,韻味古樸可愛,表現出仁人愛物欣悅感,這也即前文所說的“人味”、與情感:



周寶庭《母子鹿》鈕章 高山
   


「尖刀」韻味是壽山石雕中最常見到的,尖刀的線條韻味犀利而挺,能使線條也快慢的速度感,陰線刻畫與微雕之中能顯示出一種精緻度。石癲《爺孫樂》田黃雕童子與老者歡欣逗趣,頗能感染人心,特別是壽山石雕這類題材充分呈現出中國人民生活的情境感受與祥和豐足的願望。人物的鬍鬚、五官、手指、葫蘆、煙槍等都有尖刀的維妙維肖的細緻感,人物腳趾的筋條經由快刀施運,也能有力道之美。尤其是下方的魚網韻味更是出神,尖刀細微而逼真的刻劃,使得魚網堅韌的質感、錯落的交織感活現起來:


石癲《爺孫樂》 田黃雕


 「文人韻味」則是壽山石雕意境最難的部分,一幅好的薄意畫、一個絕妙的巧思、拙味樸韻、或奇骨雄渾、或是一個文房清供的水盂都能帶來雅緻的文人味,使得作品有種文氣。文氣約略是書卷味、是“形象裡的詩意”。儘管似乎牽涉到風格、牽涉到題材,但追根究柢,筆者認為有文氣的雕刻品關鍵還是源自作者的藝術心靈,一種由內心運刀的俊秀靈氣,實非常人所能致。周寶庭《竹林瀟湘》題材來自《紅樓夢》,大觀園中瀟湘館院內千百竿翠竹掩,黛玉因“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得幽靜”。她在這裡伴隨著修竹、詩書、幽怨、孤獨和淚水,度過了一生。周寶庭相石巧妙,以圓刀雕繪了岩石上茂竹翠掩,每支竿竹都有自己的風采、都有某種韻味,黛玉形影淒清,身段優美,圓刀雕繪柔軟圓潤、虛實呼應,黛玉側傾的臉肩臂很有空間感層次感,以圓刀描繪出的輪廓,猶如絕妙的畫筆,全仰賴作者施刀運鋒的手感,造成非常美的刀筆韻味:


壽山石雕的韻味,除了本身特有的刀筆線條的藝術性,有部分是融入其他文化元素的成果。例如王一帆《明式人物》,不僅取法明代木雕,輪廓部分帶有得自周寶庭的圓刀韻味,在陰線刻劃上明顯有融入書法繪畫的「筆意」,呈現出一種朴拙的文氣:


王一帆《明式人物》 党洋石

 


林清卿的田黃薄意章《梅鵲圖》 ,則融入傳統的文人畫,不僅具有意境美,也富含文人氣韻。從他的薄意畫中,可看到以圓刀運行的筆調韻味,幹、枝、鵲、以及背景空中,層次有條不紊,有著極佳的遠近空間感:


林清卿《梅雀圖》 田黃薄意章


 

有些作品則融入古文字、文房清供的高古韻味,如石道人《周旅父乙觚》臂擱:


石道人《周旅父乙觚》臂擱 芙蓉 (正反面)

  
郭祥雄所作的《青銅器》則融入青銅器形體之美:


郭祥雄《青銅器》 杜陵

 

或有融入銅雕、木雕、牙雕、德化白瓷等雕塑風味的作品,以壽山石雕的線條重新詮釋,注入壽山石雕新的韻味。例如石痴《瘦骨羅漢》是取法自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古代銅雕:


石痴《瘦骨羅漢》 芙蓉



 
    當代壽山石雕流派中,青年作家一輩有所謂「學院派」,將西洋美術的韻味融入壽山石雕中,也為壽山石雕帶來新的氣象與風韻,如林飛所作《禁果》:


林飛《禁果》 瓷白芙蓉


總而論之,「雅」的壽山石作品必定是好的收藏精品,而精品必定是形象生動、韻味活現。具備有文人味的作品,在內涵上、藝術表現上則具有較高的意境美。壽山石雕的形象是由刀筆所表現,包含有線條的藝術,僵而板的刀筆即使刻畫精細也是匠氣。刀工靈活,作品形象神韻峰出,即使是民間通俗的題材、也能帶來雅韻。


而說不出的韻味,則又是刀筆技藝所呈現的靈氣。壽山石雕最獨到的韻味是圓刀,有著“圓而俐落的”、”活而明快”的線條,例如上圖林清卿《柳川泛舟圖》田黃印章,出神的柳幹與柳枝,微風擺曳的情景如歷在目,柳枝紛綺散披而下、韻味橫生,刀勢融入書法繪畫的刀筆意,使人猶能感受到下刀之俐落。圓刀講究輪廓之靈動,兼以尖刀輔助,雕刻的主題無論人物、動物、薄意山水畫皆能肉中有骨,因此也可以說壽山石雕即是”圓的刀筆藝術”。



 
  
( 刊載於 嘉德通讯2012年第五期,249頁 )

~~圖文所有,轉載請告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