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賣場新家開張囉~~以後在痞客邦與新浪微博都有壽山石交流文章喔!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山石龍鳳鈕對章(水洞高山桃花凍),印面 2.2cm*2.2cm、高 7cm。早已絕跡市面,相當難覓的水洞高山,還帶桃花凍品相,也是目前火熱當紅的石種。石質半透、半硃砂紅,桃花點鮮豔美妙。鈕雕龍鳳鈕對章,是壽山石印材中比較難找的對章,平常偶見,要找的時候偏偏就是找不到對章,說也奇怪。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壽山石名家"瓷白芙蓉"坐岩達摩雕(石痴),裸石約 10cm*7.5cm*12cm。石痴的人物圓雕通常把件則細膩雅致,大擺件則禪風穆穆,帶有哲味。先不說刀感上的線條味道(是更高的鑑賞),通俗的壽山石擺件著重的是形象的生動,名家的精品取勝的是神韻的鮮活,由內涵散發出形象的"意味",加上刀法的精煉,才能使一件雕作的神韻"活",這種鮮活將導致在人的審美心象上產生一種"逼真"感,這種逼真與寫實的維妙維肖的"很像"不一樣,是像一個搞不清楚是真的還是作夢的"逼真"感,那種感受上的強烈映在心像上是如此清楚的形象,讓你感覺到逼真像是親歷其境、親睹其物,於是藝術在這裡才產生了價值,並不是一般人搞錯的"照相式"的複製,這個價值性較低(工藝價值),也不是所謂的藝術價值。石螭此作品在形象的鮮活度就事不錯的表現,直觀即可,我就不一一描繪了。而瓷白芙蓉也是我相當喜歡的芙蓉品種,雖然瓷白通常都偏鹼性,乾燥卻不能上油保養(會變暗黃或跑出粉紅色),但在表達一些釋道類的人物圓雕我覺得非常好看。此作品算是大塊料,附特製底作,有款。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山石瑪瑙凍高山薄意大對章,印面 2.5cm*2.5cm*10cm(一對)。非常典型的高山系列石頭,非雞母窩、太極頭、荔枝、四股四、水洞、黑高山瑪瑙等可以辨識的高山品種,四面多處都有同心圓暈散發散的橙色、橘黃色,是典型的"瑪瑙凍"品相,只是不夠頂級而已。兩隻大印材在石理色彩上、薄意雕繪上都是"一對"可並列轉動匹配,也看不出有裂格,應當只是緣著石頭的肌紋雜質去刻繪薄意的,頂上是天然圓糕點,內心有顏色,又符合"魚子凍"的品相,非裂。一對印材都蠻大,評估本賣場的開價不高,可以撿便宜。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山石名家老性黃芙蓉彌勒雕(發述),約 5.5cm*2.5cm*8.5cm。珍貴而漂亮的老性黃芙蓉,色澤柔麗明亮,質感凝結,題材雕刻大肚彌勒、手持布袋,小童兩嘻戲在彌勒身上,彌勒樂臉廓月圓,頭傾側,帶酒窩,這類外觀與風格是所謂的"發述派"典型的作品,意指益晶等師徒都有相同題材與風格的雕作,特別是在這種石料的年代,圓雕與古獸薄意等不外就是那幾家,各派風格迥異,師徒也不複雜繁多,因此這種樣子的彌勒是認識壽山石圓雕最容易辨認的一題材。背面布袋上有老裂,油養則泯。今年以來石頭雖然沒有跌價,但換個方式想還好景氣真的差到極點,否則這樣的石料、藏品又不知道得拿到甚麼價位去了!依我的看法,景氣差藝品類的壽山石缺乏熱度乏人問津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價格要跌幾乎不可能,只能說跟物價一樣"回不去了"!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壽山石坑頭環凍薄意老章,印面約 3.5cm*1.6cm、高 5.4cm。通體凝而通靈,實物比照片更透,實質表面玻璃感,並帶有些微包漿,質感凝結有結晶感。薄意刻畫山岩奇松,然後梅枝橫曳,挺立懸空,下方留白,虛實疏密、畫中有境。留白的大面積呈現出密集的大大小小環凍,而且是立體3D的環,是礦物形成的當時,空氣擠壓在結晶礦體中的氣泡,在液態母礦結晶後形成一環環的空氣縫隙,並且在冷卻後遺留在礦體之中,頗為其特,也是壽山石收藏的"經典品種"之一。內心則頗似魚腦凍,中心白而不透明,六方則通透,也是老章在歲月中經手把玩、油滋浸潤的結果。印面有開印,"花香鳥鳴之亭"六字細朱篆文。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山石名家金沙善伯童子雕 (鄭幼林),約 6cm*5.1cm*4cm。質地非常漂亮的芙蓉、帶金沙,這樣的色調與質感"很友善伯味",也就是善伯之所以迷人、之所以美的呈現。鄭幼林典型的雕工,這樣的開臉非常典型,我認為人物開臉最好辨認的兩個人就是鄭幼林與王祖光,由其鄭幼林同一種題材中,開臉像開模子機器生產出來一樣固定。這兩年鄭幼林在內地也紅了,也被稱為大師與大師級的價格行情了。無款。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壽山石包漿老高山獅鈕章,印面 2.5cm*2.5cm、高 7.1cm。民國到代老章,整體自然包漿,火氣全褪,呈現出田黃才有的"溫"和內斂,與滋潤如皮的包漿"潤"澤,可以說是另一種"二次生成"的質地。細看此石的本質,仍與現在的高山有類似的外觀,但也可以看到與這幾十年來的高山石不大相同,包漿與年代的浸潤,使得高山的白與紅變成像芙蓉一樣脂潤的外觀,不識者我猜會誤以為芙蓉。鈕雕則是已故老藝人黃恒頌的傳世作品,黃恒頌民國初年的東門派代表作家,生卒年 1912-1958,福州東門樟林人。歲即從“碧林章”老闆鄭家俊學雕刻,後又得鄭仁蛟指導,以獸鈕最富盛名,名家"王炎銓"即是黃氏得意門生。此章無裂,珍品難得!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壽山石水坑凍古獸把件,約 8cm*5cm*1.2cm。水坑質性凝結,水頭足,冰凝而富含絲理,它的質感總有一種水瑩瑩的聚光感。此藏品風采古拙,透光看漂亮,無裂。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