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林平早期太少獅鈕章(坑頭),印面 4.8cm*4.5cm、高 3.8cm。此件為林平早期作品,無款。材質為凝結的坑頭石,那時林派早期代工的只有林平跟仲達,也因為台灣的因緣所以早期作品不僅是奠定林平仲達後來的鈕工基礎,並產生一條二人發展的脈絡,那時陳維新、黃建林應該還在街頭上混混,所謂"鳳山雅集"那些徒子徒孫也都是很後來的事情了(有些時候我拿仲達早期的問仲達,仲達跟我說應該是他師父(林平)雕的,我拿林平的,林平與仲達常常又推給鳳山雅集那些不大有名的徒弟,最常說是陳維新或黃建林,我聽了有時不太滿意,以我所知這些後來的作家並不出現在"代工時期"的那些老坑芙蓉、水坑章料上),而能刻到這種坑頭的時間點,就是林平與仲達,而以請參閱下文照片中夾敘夾論(過去我曾寫過一篇論文《現代鈕雕源流兼論一脈二系》,第一次提出"臨摹清工"的論點,那時我並不曾與林平或仲達討論過這些想法,後來仲達與林派徒子徒孫所謂"羅源派"都採用了那篇文章所論述的觀點,那時我們推論"有台灣收藏家"提供老件給林平與仲達臨摹,後來被證實就是李來儀以黏土造出的"模具",所有逆推的論點都目前都得到承認與證實了,包括所謂的"林派"系統,只是用詞都有些不同,例如我說林派早期,仲達的用語都說是"李來儀工作室"(事實上當年李來儀自己也沒有這個名詞),我說"林派",他們自稱"羅源派",所指的具體物件或概念是同只一樣的東西。)。此章料晶凍冰瑩,是早已消失多年不見的坑頭石,石性穩定,較含水分,不像高山乾癟發燥,上手便能領悟,而坑頭通靈度之好,透光看真的漂亮,氣質與高山芙蓉等區隔出另外的風韻。無裂。

刊登日期:5/22.2012
藏品狀態:新刊登
實 售 :5萬8
請 洽:f5864@yahoo.com.tw




從屁股看,軀幹的力道不錯:






這件是我當年開始交流"林派作品"的一件我自己考證是林平鈕雕的藏品,後來買去的收藏家拿去給林平獲得證實並落下"驚石"款:

先就臉部,銅鈴眼、高蹺的鼻端,神韻與造型同一:




我們認識林派作品,是從仲達與少數唐人的作品開始,那時二人的鈕雕跟"老件"已經不大一樣,隨著我與友人對老件印鈕的慢慢接觸多了,加上藏閱歷的增加,慢慢收到一些二人較早期的印鈕,我們在思考現代(那時)二人的印鈕的特色時,發現答案就在早期"初學"時期,也就是大量加工的"代工時期",那時都是刻意臨摹老件(也是這樣才假設二人在台灣一定有發生過某些事,而可以看得到老件,而那個人是誰?),導致後來一路的雕法與風格美學。這裡就不大量舉例分析資料了,隨便弄個幾個資料,讓石友們有個概念"林派"的鈕雕風格的內涵、以及他們是如何演變到現在那樣的鈕雕樣子。看看下面這章"五讀"的照片(故宮所藏清乾隆田黃九讀章之一):


仲達發展期跨入成熟期前後出現的"墨鏡眼"(早期都沒出現過這種方中寓圓的方眼),這樣就知道是怎麼來的:


再看看仲達的天馬鈕:



結果也是臨摹九讀章來的:


林平的也舉例一件:


也是臨摹老件來的:


我曾論析過林派印鈕特色,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元素的互動感",是得自於老件的靈感,看看老件太少獅的互動,與本交流品坑頭章一樣,強調互動性所產生的生命感,母獅咬著小獅的尾巴,小獅背脊還弓起來,非常有特色。


這是書上所刊載,林平約略同時期的鈕:

 











(~~圖文所有,請勿侵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