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真田黃】壽山石名家田黃薄意章(師卿),重 16.4g,田黃經歷二次生成,即母礦與壽山溪的浸潤酸化改變質地、並留下酸化的皮,可以看到本藏品第一次生成的母礦本質是非常漂亮的黃金黃,整體通透,蘿蔔絲條理漂亮,細緻而開門,在第二次生成的酸化中,先產生了黃皮,但皮殼未厚,則又產生了另一種酸化環境,即烏皮的外在條件,千萬年的浸潤也使得烏皮的條件改變了母體的色澤,呈現成較深褐的顏色,也隨處留下了烏皮環境的泡浸感。一般來說,黃色亮的田黃磨進去或雕進去就偏白,甚至內心變白,不夠熟的內心質性很接近高山、較燥澀本藏品就不是這樣,本藏品這類通透的田黃一方面比較容易受外在環境的變化,一分面較深的顏色內心卻是亮麗的黃金黃,意思是說全熟透了,當然"熟"是指一個田黃概念,意謂著浸潤酸化的過程完全從內至外,不是指人工可以造假,造假的田黃破綻也在於"不熟"的質感,也當然體積較小的田黃獨石熟透較易。此章為師卿所雕,約十年前本賣場曾經說過,文卿即陳師卿,十年前(現在要說近二十年前了)我在多寶閣老裝那邊看到多是文卿款,在友生昌看到的都是師卿款,在老藏家手上看到的多是"小石"款,而為同一人,因此自求雕工者落小石,某些石商加工的落文卿、另些石商加工的落師卿。現在我感覺是,早期的多落文卿與小石,師卿款的大概全都是十初頭年之內的作品。

刊登日期:11/ 30.2012
藏品狀態:新刊登
實 售 :16萬
請 洽:
f5864@yahoo.com.tw








早期落款,文卿:


此處帶黃皮:

田黃最重要的特徵還有質感:細緻而凝結,因此寶光四射:


黃皮下方蘿蔔絲非常漂亮:

短絲狀的蘿蔔絲的切面的另一面,則呈現捲曲狀的蘿蔔絲:

還有許多黑皮的痕跡:

原本的色澤是上等的田黃"黃金黃"色澤,即亮黃中帶有銅色:



為了不損料,印面也大致磨平而已,周圍還是滾動的皮殼與酸化浸潤的原礦質地:








(~~圖文所有,請勿侵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