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特殊石種自然形薄意章(老艾葉綠),印面約 3.7cm*1.8cm、高 6.8cm。近十幾年來有所謂的月尾艾葉綠,色青綠如青箭口香糖外紙或封門青田色,雖與文獻上所記載的"艾葉綠色"其實有些差距,但也著實振奮玩石人,蠻受大家喜愛,畢竟壽山石中青綠色如青田者少,又加上艾葉綠是謎樣的稀有品種,只有文獻上有文字紀錄、也沒有照片記載,所以讓大家都很有興趣,有撿寶的感覺,那時我也盡可能看到就買,數量也不多,是十年前開始的事了。可以說月尾的某種顏色世人稱為月尾艾葉綠是沒問題的,但古代的艾葉綠究竟、且是保證絕對無誤的樣子到底是如何,則不一定。古代艾葉綠與現今的艾葉綠應該是同一種品種,但外觀與內質是否完全一樣?我則是持保留(從一些老印石與本藏品的跡象來看,古艾葉綠與現在不同,而此老艾葉綠應該就比較接近了)。這種情況類似芙蓉,清代的芙蓉與現在的芙蓉說實話差距也頗大,但都是芙蓉則無誤。古代文獻中"五色花坑石"則應與現在的"花坑"是兩回事,相同為同品種的機率不高,也就是說你不能拿古代的五色花坑石說現在的花坑(旗山系)是假的!現在的花坑是花坑、古代的五色花坑不是現在的花坑、且問題是不知道長啥樣子。又如古代的芙蓉與現在的芙蓉是有差異的、但仍是芙蓉、不須要另創兩名稱。至於半山,也是民國前有,現在就算有質地較差的芙蓉你也不能稱之為半山,因為半山老早就沒了,就算你拿出一個現在的芙蓉與古代的半山一比簡直是一模一樣,但也不適合直接說他是"半山"。所以種種,都須視情況而定、而不是去玩弄名詞。本藏品不僅是老章、也是老料,薄意雕工是三、四十年以前至民國後之間的老工,只是薄意功力不大好;料則是以前的"老艾葉綠",與現在的月尾艾葉綠也很不一樣,最明顯的差異是顏色與斑點比較符合"艾葉"的真實顏色,且老艾葉綠石質地比較偏善伯性、而近年的艾葉綠則明顯是月尾性。老東西在六德上的"溫",表現就很好,與新石頭一比來看,明顯火氣沒有,且有種溫和感、穩定感,能穩定地呈現內斂的滋潤與柔和。老藏家玩夠了釋出來的老東西、我接手也玩夠了、換人玩!

刊登日期:4/21.2013
藏品狀態:新刊登
實 售 : 1萬6
請 洽:f5864@yahoo.com.tw
















(~~圖文所有,請勿侵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