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珍品老高山古象老件,約 8.8cm*4.2cm*7cm。很有味道的象雕老件,整體上以圓刀為主,所以藝術效果圓渾,線條柔和自然,形象散發出一種元轉、古雅韻致。這樣的刀法,要不是民國時期的老藝人作品、要不即是民國老藝人在總廠時期的作品,所以局部看都有些周寶庭的影子。用料也是現在所無、且老早許多藏家都沒有的老高山,時間較久,因此高山的燥性與火氣盡褪,呈現出六得之"溫"的老練味道。無裂!

刊登日期:4/24.2013
藏品狀態:新刊登
實 售 : 8萬5
請 洽:f5864@yahoo.com.tw







體態雄渾、莊重,圓樸又有穩重感也是來自圓刀的失傳效果:


壽山石的刀法語言不即是繪畫的語言,看看本藏品古象的眉間的鼻骨、微卷而貼在項上的大耳、象牙從嘴口銜接、冒出的刻畫,都可以看到失傳的老件之美,是當代壽山石雕語言所失去的神韻:


象腿:圓渾,柔轉的厚實感,以及古獸化的"變形",都說明了壽山石雕藝術的特性,取自於生物,卻又不是完全的"仿生",必須某種程度的"古獸化",因此也可以說"古獸"的形象藝術是壽山石雕重要的內涵之一,這些東西偏偏又無法簡單說清楚,需要手上有這樣難得的東西才有機會討論:


象身上的紋飾與皺褶,也是將仿生的實體進一步美學畫、紋飾化、幾何化、裝飾化的效果,這些頓刀與尖刀模擬的圓刀感,在象身上起了很好的味道與裝飾效果,這也是當代古獸所缺乏的:






臉與鼻的巧色,老高山的自然顏色中的黃的斑紋、白的條紋,當然也是加分太多了,我特別喜歡這種老高山的紋理,用來構思大象,呈獻在作品上與大象形象交織出很有意思的用色與畫意(紋路),也即說這是一件上了色的大象圖畫的話,那麼自然流動的用色確實頗具意境,何況他是天然的石頭,而憑構思與象石造成的大象色彩:





(~~圖文所有,請勿侵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58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